临安不夜侯_第413章 大登科继小登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3章 大登科继小登科 (第4/5页)

过这上殿之前核对祖、父姓名的环节断不可少,因为出过这方面的差错。

    宋真宗天禧三年殿试的时候,就出过同名同姓的两个进士。

    当时唱名上殿,既不念籍贯,也不核对父祖。

    结果本来只该考个三甲的那位进士耳朵尖,先听到了唱名。

    他以为是喊他,就上殿领旨谢恩了。

    等那位考中二甲的进士慢吞吞地走上金殿,真宗皇帝才发现弄错了。

    二甲和三甲是要背一辈子的资历,先上殿的那位怎么舍得换回来。

    他就对真宗皇帝说:“臣已领旨谢恩了!”

    那意思你可是皇帝,金口玉言,现在你看着办吧。

    这要是明太祖,绝不可能接受这种“勒索”,宋真宗却是苦笑着将错就错,先让两个进士就这么上了“领奖台”。

    虽然第二天宋真宗就又下了一道旨意,给真正考中二甲的那位进士调整了出身。

    但占了便宜的那位,也就真的占了便宜了。

    从那以后,朝廷殿试唱名时,便会带上籍贯。又怕偶然出现同一籍贯下也有同名的进士出现,所以还会询问父祖的名姓。

    杨沅回答完毕,便被监礼太监引到正确的站位处等候。

    这一回,他就在殿上,亲眼看到了皇帝如何唱名。

    宰相进献名单,天子亲口宣读:“一甲二名潭州长沙县萧毅然。”

    “一甲三名建德府遂安县卢承泽。”

    这三人并列站于第一排,杨沅居中,榜眼居右,探花居左。

    接着,皇帝就不再亲自唱名了,而是由首相万俟卨宣读二甲进士名单。

    杨沅悄悄往左右看了一眼。

    他记得,这位榜眼萧毅然也是主战的,而且他的谏议颇有见地。

    至于这位探花卢承泽,他没记错的话,是主和的。

    当然,决定名次的不仅仅是主战还是主和,还要看你的论点论据,伱的真才实学。

    而且,点一个主和的进士为探花,也是缓和官家和宰相的关系。

    杨沅对这位卢探花倒是没有偏见,主和派不等于投降派,虽然投降派必然藏在主和派里边。

    待首相万俟卨念完二甲进士名单时,他的嗓子都哑了。

    次相沈该便从张孝祥手中接过名单,继续念三甲进士名单。

    所有进士唱名到位后,官家赵瑗宣道:“一甲三人,宜赐进士及第。”

    “二甲一百一十二人,宜赐进士出身。”

    “三甲四十二人,宜赐同进士出身。”

    皇帝宣旨已罢,便有太监上殿,为新科进士们颁发敕书,赐进士袍笏。

    众进士捧着袍笏到配殿去换好衣服,再次上殿向皇帝谢恩。

    此时,新科一二三甲进士的名单,已经在东华门外张贴起来了。

    许多皇亲国戚、权贵富绅人家,俱都派了家人,跑到东华门外看榜。

    他们要抄下高中之人的名字、籍贯和岁数,拿回去给自家主人。

    因为接下来就要发生“榜下捉婿”的趣事了。

    “榜下捉婿”和“东华门外唱名”一样,当然不是真的就在榜下拿人。

    他们是物色好了人选,便叫媒人登门,女方主动说媒。

    只不过民间百姓不知就里,倒是很多人以为所谓“榜下捉婿”,真是领了几个恶奴,就在金榜之下,把人强行绑回去拜堂成亲呢。

    一甲头名状元郎,杨沅,年方二十四岁!

    这……这等年纪,太合适了啊!

    那些权贵人家登时两眼放光,第一个就把他的名字抄了下来。

    这时,朝廷向天下颁布今科进士的名册,也由一匹匹快马出东华门,奔向了四面八方。

    他们将以六百里快马,通过驿站系统,在十二天内公布于全天下。

    殿试官张孝祥向进士们宣布次日活动内容,先赴国子监拜谒先师孔子,接着跨马游街,下午参加鹿鸣宴……

    然后全体大臣和新科进士便恭送官家退殿,接着恭送众大臣,最后由小太监引领,众进士退出集英殿,出和宁门。

    和宁门外,万俟卨上了轿子,看到新科状元杨沅率先走出宫来,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不由得淡淡一笑。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不知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哼,又能风光几时呢?”

    他把轿帘儿一放,外边小厮便扬声道:“起轿!”

    四抬大轿便抬着这位首相大人,从一众新科进士们面前扬长而去。

    众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