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 制榜进行时 (第2/2页)
,拿女人当股票,玩的是没有明天的豪赌……好的商业模式,是赚钱看不到尽头,而让你一眼看见尽头的,最终是做不长久,也很难持续赚到钱的。” “对了,说起李晓桦,你们知道他的第一桶金怎么来的吗?” “不知道。”大家纷纷摇头,沪海女生笑着注视着彭渤,他真象是一个大学教授,可是,就是在学校教授的课堂上,大家也不会听得这么认真。 “漳光101啊!101催生了中国两个“首富”:一个是京城首富李晓华,另一个是沪海首富周正义。这在中国商业史上,绝无仅有,这被哈佛大学作为商业创新模式的经典教学案例。” 看着大家的小眼神,彭渤感觉自己的演讲欲爆棚,“沪海的第一辆保时捷就是周的杰作!……1988年,东瀛前首相竹下登访问中国,我们的领导看到竹下登有局部脱发,我们作为国礼送给他的就是10瓶“101”。” “现在,你们看到很多中国人都在买索尼的电视机、录像机、冰箱,但是你们没有看过80年代中期,东瀛人昼夜排队抢购101,导致收款机全被烧坏了。那个时候,101真的为中华民族争了气,挣了大把的日元。” 确实,在中国商业史上,几乎没有一种产品能像101一样,在西方发达国家东瀛等地形成抢购狂潮,并造就了如李晓桦、周正义、赵漳光等中国一批亿万富豪。 “当时,很多在东瀛的留学生,纷纷加入倒卖101;一瓶“101”出口价是2000日元,出手却以几倍几十倍的价格上翻,最高卖到了4万日元。不少人说,卖两三瓶101,等于留学生在东瀛的半年生活费。” “那年头,京城出现了从东瀛来的“生发旅行团”、“毛发再生观光团”等,京城当时流行一句话:“登长城、吃烤鸭、治秃子”。事实上,101造就的富豪,除京城首富李晓华、沪海首富周正毅、毛玉屏夫妇外,更有地产大亨刘长鸣,创办凤凰卫视的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等……” 他拿起榜单,噢,果然,漳光101的赵漳光也出现在富豪榜上。 图书馆内仍然很安静,陆雨森看看另一个男生,两人的眼中似乎都有相同的疑问,“学长,你不是中文系毕业吗?你学过经济学?”陆雨森终于忍不住了。 “看过几本书。”彭渤笑道。 “撒谎。”那个沪海女生忍住没有将这两个字说出来。 对这些富豪是如此熟悉,对商业史和经济史是如此熟悉,如果只看过几本书,这才真见鬼了,那还要这些学经济学、商业课的学生、教授有什么用? 她可不信有天才可以无师自通,看两本书就能把商业社会分析得如此透彻,就算是天才,那也是需要学习的,需要积累的,这个学长也是刚刚走进那家闻名全国的报纸。 彭渤又拿起陆雨森整理的名单,陆雨森竟感觉有些紧张,彭渤就象是一座山,似乎他永远也逾越不了的大山。 其他人虽然在忙碌着,但眼光也在彭渤身上留恋,彭渤没有注意到,角落里,一双眼睛也在打量着他。 这个人坐在角落里打量着倚在桌前的彭渤,从外表看,彭渤也就二十四五岁年纪,但是一米八的个头鹤立鸡群一般存在。 气质这东西,也实在说不清道不明,但是这个小伙子的身上有一种东西,镇得住场面,拿得住人心,坐在角落里的中年人坚持认为,许多草根创业的老总和董事长身上都有这种气质,不说话就是全场的中心,一说话绝对是全场的焦点。 他对全国的企业家好象也很熟,这些人都在他脑中一般,嗯,“经营财富即是经营人生,……好的商业模式,是赚钱看不到尽头,而让你一眼看见尽头的,最终是做不长久,也很难持续赚到钱的……”这些话是许多大学教授也讲不出来的。 “这是谁?”他悄悄问身旁一个年轻人。 “我也不知道,苏校长,我过去问一下。” “嗯,还是别打扰他们。”中年人制止住年轻人,目光依然在停留在彭渤身上。 “阿姨,给您添麻烦了。”这边,打扫卫生的阿姨扫起地上的废纸,彭渤礼貌地道歉。 嗯,很有礼貌,中年人印象又是一变,打扫卫生的阿姨虽然是领薪水做工作,但是这是对别人劳动的尊重,他不由对这个小伙子上心起来。 “打听一下他。”他嘱咐年轻人道。 年轻人很纳闷,刚才还说不需要,怎么一分钟后就变卦了,他不敢顶撞中年人,马上答应下来。 彭渤可没有注意到这个中年人,他认真地看着手里的名单,嗯,进度比他预计得要快得多,可是,有一件事是这些学生无法代替的,现在,他认为似乎到了应该引进外援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