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圣:读书十年,才气镇万古_第48章 诗风的彼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章 诗风的彼岸 (第1/2页)

    初到江都府的秦川,便给所有读书人,都上了一课。

    包括太守范文正在内,这个时代的人们,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气势豪迈的诗句,包括《大道之行也》这样的文章,也是第一次有人见到。

    其实在妖魔出现的前夕,整个人族世界,都是一副歌舞升平的状态,在这个时代之中读书人的诗句,多是和风花雪月有关,而所流行的诗体和词体,也是以这方面为主的。

    比如江左四才子之一的唐鹤,他之前的代表作便是这样的:“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另外,唐鹤的更擅长画画,而他在踏入文运大道之前,也不画剑,画的也是美人。

    为何?

    大势所趋!

    毕竟,当时承平乐久的人族,没有妖魔外敌,在相对太平的江左一带,文人才子们读的是缠绵悱恻,教妓子唱的也是《后庭花》一类的歌曲。

    唐鹤自然也不免要随大流,迎合大众,才能不至于连生活都顾不上,反而能成为江左大家,得到各大花魁行首和才子文人们的追捧。

    另外,太守范文正擅长写词,而且水平还极高,却也是关于这一类的,比如他的《苏幕遮》一词,也被当做是代表作。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风月、艳情,诗词之中,都是粉黛和颜色。

    另外还有便是以于廷益为代表的一些写实派,也是一种文风,比如于廷益的这一首‘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相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一点都不难理解。

    最后‘米价低’三个字,一看便知其中的意思。

    当然,豪迈的诗词作品和文章,也不是没有,但因为‘市场’需求的原因,越是缠绵那些花魁行首就越喜欢唱。

    所以也造就这个世界的文风,几乎处于一种半阉割的状态。

    直到妖魔出现,然后诗词文章还差点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断层,因为当时文运大道并没有开启,诗词无法斩妖除魔,人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所以也有人主张‘诗词文章不能救人族’的观点,以‘唯有全民尚武以自强’的精神主导之下,各国开始废科举,提倡全民尚武,开始打算将武道推行到各户各丁之间。

    当初楚国便有大臣上书提出了‘使一国之民众,不分男女老幼,人人练武,以待征召。如此一来,当国家新征一人入伍,便有一武者之力从军。’这样的观点。

    这个时候,诗词没人写了,书也没人读了。

    尽管人们都知道诗词文章,可以传世,可以治国,可若是人族都灭了,那又何以传世,何以治国?

    也只有姜尚之这些人,在忙者斩妖除魔的空隙,偶尔还会写那么一两首以斩妖除魔为宗旨的诗歌,可这样的诗歌写了也就是自娱自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