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毛遂自荐 (第2/2页)
局。 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采取速战速决战略对后金是有利的,对我大明却是不利的。 是以臣以为,我大明应收缩兵力,竖壁清野,以紧守边关为第一要务,然后派小股部队疲惫、消耗后金,不给后金休养生息之机。 在和后金旷日持久的相持中,我大明应以庞大的国力来消耗对手,在此消彼长中,待到天时地利人和皆有利于我大明之时,再一战而下,将后金彻底消灭。 陛下,臣愿意毛遂自荐,奔赴山海关,总督蓟辽防线,稳固防守,绝不给后金以任何可乘之机。” “啪啪……” 朱由检听到王在晋的这番“持久战”的高论,情不自禁为他鼓掌叫好。 历史上王在晋便是大明与后金“持久战”的坚定推行者,他在天启二年担任辽东经略时,就分析当时关外形势:“东事离披,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捐弃全辽,则无局之可布矣!逐步退缩之于山海,此后再无一步可退。” 可以说王在晋的战略分析是十分精准的,辽事果然如他预测那般,局面一再崩坏,最后坏到退无可退的地步。 王在晋正是预测到这种局面,才上书提出退守山海关,与后金打持久战的战略。 可惜大明实在太刚了,没有人敢担当弃守辽土的责任,王在晋上书非但无功,反而被大臣弹劾,认为王在晋无法坚守辽土,故而被孙承宗取代。 在现代不学无术的朱尤简自然是不知道这段历史的,所以他甫一听到王在晋这番跟红太祖“持久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高论,便情不自禁鼓起掌来,暗暗叫好。 朱由检当机立断道:“王爱卿此番高论入情入理,对敌我分析得相当正确,深得朕心。朕便任命爱卿为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节制辽东、蓟州二镇。” 王在晋历经宦海沉浮数十载,其沉稳老练不下于孙承宗,即使面对天子的格外重用,亦保持着相对从容的态度,俯首拜道:“臣王在晋,愿为陛下效死。” 王在晋此次自告奋勇、毛遂自荐,显然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并非脑袋一热匆忙做出的抉定。 虽然他从南京吏部尚书迁任北京兵部尚书可算作升迁,但天子新设的军机处却对他极为不利,可以说将他这个新任兵部尚书架空了大半。 王在晋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眼看自己快要被架空,所以他才毛遂自荐蓟辽总督,以兵部尚书之尊节制辽东、蓟州二镇。 袁崇焕却几乎气炸了,恨不能生吃了王在晋,在他想来,若不是王在晋横插一脚,这个蓟辽总督十有八九就是他的。 蓟辽总督可是正二品高官,如果皇帝能任命他为蓟辽总督,那他便可以从从二品升到正二品,妥妥的朝廷重臣,何其风光! 可如今这个正二品高官没了,反落在了王在晋的手中,袁崇焕岂能不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