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水秀_第二章、家的氛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家的氛围 (第1/3页)

    “爸妈,我给你们买了羽绒服,你们来试试合适不合适?”张山水将爸妈叫到屋里,从背包里取出一件黑色男式羽绒服和一件淡蓝色女式羽绒服,让他们试一试。

    “这孩子,家里穿的都穿不完,浪费那钱做什么。”张世华高高兴兴地接过去,而何凤琴却又是高兴又是责备。

    “你罗里罗嗦个啥,过年了,这是儿子的心意。忙了一年到头,穿件新衣服怎么啦?”张世华一边换衣服一边对妻子说。

    “咱们家不是贫困户吗?现在山水工作了,可是咱们还在吃低保,村里已经有不少人说闲话了。要是咱们还天天穿新的,那不是更多人指指点点吗?还有这颜色太鲜了,给子晴穿吧,我怕穿不出去。”何凤琴则嘀咕着说。

    “妈,哥给我买的衣服不少了。我看这衣服的颜色很适合你,穿上得年轻十岁。”张子晴却拉着妈妈去里层换衣服,边走边说。

    “妈,你放心穿吧。这是儿子用自己工资买的,又不是偷来的。咱们家现在的情况确实好起来了,可以跟村上说一说,把贫困户的名额让给其他有需要的家庭,看村上怎么说吧。”

    张山水也劝说着,同时转过头来对父亲张世华说道,两年多前村里评贫困户的时候,他们家的情况着实艰难,所以村上评了他们家。

    不过现在他们家的情况已经好起来了,比起一些非贫困户还好些,如果村上能够把名额换给其他家庭,他们也不会有意见的。

    “娃呀,前几年咱们家艰难的时候,确实是政府帮了咱们家大忙,还有那么多亲戚朋友和乡亲们都伸手帮了咱们,以后可要记着这些恩情,有能力了要记得报答帮助过咱们家的人。”张世华趁机对儿子说。

    “爸,你和妈一直教育我和妹妹,这些我们都记着呢,你就放心吧。我们张家的娃儿可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张山水连忙说。

    “爸,哥,你们看妈是不是年轻了十岁?”一会儿,张子晴拉着换了新羽绒服的妈妈出来了,而何凤琴还有些扭怩。

    “都老太婆了,咋还能年轻十岁呢?不过你爸穿上新衣服,倒是显得精神了许多。”何凤琴一边说一边看向旁边换上新衣服的张世华,眼前一亮说。

    “爸妈,要不咱们拍张照片吧?”张山水把爸妈拉到院子里,张子晴跳跃着去哥哥屋里拿来一个自拍杆,然后一家人准备合影。

    “耶……”

    张世华与何凤琴坐在凳子上,张山水站在父亲旁边,张子晴紧挨着母亲,张山水手伸得长长的,将自拍杆伸向前方,随后连续拍了几张全家福。

    “爸,我去把屋后的水沟梳通一下吧。”之后,何凤琴带着张子晴去屋后摘菜,张山水一边换上家里的旧衣服一边问父亲。

    “山水,你刚回来,休息一下明天再弄吧。”张世华劝说着。

    “现在还不到四点钟,我也不累,就先弄了吧。明天好像是泸东镇赶集的日子,咱们一家人去赶个集,看看还需要置办些什么年货?”张山水边说边从偏房里面找出锄头、箢篼、扁担,然后挑着往屋后走去。

    虽然屋后垒了堡坎,但是靠着山坡,始终有些泥土掉落到水沟里,一年下来也堆积了一层,而按照当地习俗,在过年前要把屋后水沟里面的积土挖走梳通,这样才能够保证来年家里顺顺利利。

    水沟里曾经抹过水泥,而积土也不是很多,张山水虽然是大学生,但是在家的时候没少干各种农活,所以他动作麻利地将积土挖起来一担担挑到山坡上去倒在一些桃树下。

    忙了一个多小时,共挑了七八担积土,张山水将屋后的水沟全部都梳通了,虽然期间妹妹张子晴跑过来说帮忙,但是被他打发去帮妈妈准备晚饭了,害怕她越帮越忙。

    张山水忙了一头汗水,他收工的时候,从山坡上向远处望去,天色已经渐渐阴暗下来,远处的玉龙河上笼罩了一层蒙蒙的雾气,上游的玉龙山和河对面的黄梁丘在薄雾里显得隐隐约约。

    幸福桥村星罗棋布的一个个院落上空,开始有袅袅炊烟升腾起来,伴着一声声鸡鸣狗吠不时传来,更显得一遍宁静和谐。

    只不过,张山水知道,幸福桥村虽然不是贫困村,但是贫困户却不少,比他们家之前还艰难的家庭也不少。幸福桥村的地理位置较偏僻,离泸东镇有6公里,距离l县县城25公里,离市区也有20公里。

    因此幸福桥村的土地虽然并不贫瘠,物产也并不缺乏,像水稻、高粱、玉米、油菜、红苕等几乎年年丰收,但是却无法换来多少现金,运送到镇上去出售的成本太高,比如坐两轮摩托车到镇上每人需要10元。

    如果到村办公室门口去坐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